|
|||||
2012年河南省生物优质课说课比赛听课体会 |
|||||
|
作者: 发稿人:郭山 发布时间:2012-11-02 07:45:16 点击数:1459
|
|||||
|
2012年河南省生物优质课说课比赛听课体会 生物组 时间: 地点:河南省实验中学 比赛形式:说课,优秀选手示范课 听说课体会: 2012年河南省生物优质课说课比赛共有22名选手参加,说课内容涉及高中生物教材的多个章节。从说课模式看,都从教材分析,学情分析,教法学法,教学过程,教学反思五个部分进行阐述。选手的幻灯片制作精美,所涉及到的教学过程准备充分,图片,音乐,视频恰到好处的融入到教学过程。从展示效果来看学生参与充分,活动积极,反映良好。上好一节课就像各位选手说好一节课一样,要有充分的准备。准备越充分操控课堂的能力就越强,上课就越从容。要从多个角度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,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各种可能性。 生物课有很多实验,也有很多模型。这些内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个亮点: 在讲解“种群密度”时需要计算种群密度,当个体特别多,特别是个体在环境中是不断运动的时候怎么去估算种群密度呢?这个问题直接告诉学生也是可以的,但是如果使用了模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,在受到挫折并苦思幂想之 在讲解“DNA的结构”时,我校教师王春焕利用人体模拟DNA的分子基本单位“脱氧核糖核苷酸”。用一列同学“左手搭肩相邻同学”来模拟DNA的一条链。此时可以发现一条链的两头是有区别的:一头是磷酸一头时五碳糖。两列同学“手牵手”代表双链的“氢键”结合。但是只有两列同学呈反向站立时才能实现两手相对,很好的模拟了DNA双链呈反相平行的分子结构。可谓别具心裁! 在讲解“基因在染色体上”时,濮阳华龙区高中教师王晓琳利用橡皮泥做教具,把看不见的东西具体化,把本来很平庸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。为了提高针对性合理控制时间,给学生三个可能假设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回答哪一个正确。将经典重新演绎,将学习知识融入动手操作之中,手脑并用。用橡皮泥演示有丝分裂过程的很常见,但是用到本节课学习中的鲜有,真是独具匠心!
三节示范课都体现:以生为本,以学生的活动为主,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,注重学生的发展。课堂准备充分,都大量使用了事先做好的模型,小组讨论,学生展示等内容课堂气氛活跃。这正是新课标的要求和体现。也说明新课改已深入课堂,为大家共识。
但是课堂有超时问题,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:怎么样让优质课真正走进课堂教学?更合理的设问;提高讨论的针对性;选用更合理的模型,概括是精讲点拨,内容难易多少…… 总之,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引一个方向: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!
观摩示范课体会: |
|||||
|
|
|||||